文章摘要:一直以来,人们都普遍存在着“读书考上大学是必变人生的最佳途径”这样的观念,特别是对于农村来说,考上大学是走出大山的唯一出路。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发展到现在的大众教育,也就是说只要能完成高中的课程,考试的时候能正常发挥、考完之后填
一直以来,人们都普遍存在着“读书考上大学是必变人生的较途径”这样的观念,特别是对于农村来说,考上大学是走出大山的唯一出路。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发展到现在的大众教育,也就是说只要能完成高中的课程,考试的时候能正常发挥、考完之后填报志愿时能够务实一点的话,基本都能读大学。
高考经济让人惊叹
每年的大学的录取率为百分之七八十,随着扩招的继续,录取率也在不断的增长,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题。很多大学毕业生不愿意放下罩在身上的“大学生”身份,不愿回到二三线城市甚至基层就业,想着要到大城市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出现了“北漂”、“广漂”、“上漂”等等漂一族。
贵阳新东方烹饪学院每年都会举办就业双选会让同学们毕业好工作
当你听到“北漂”、“广漂”、“上漂”这样的字眼时你是怎样的心情?估计很多人会是无奈、心酸、艰苦的感觉。描述这样生活的故事并不少:《蜗居》,外来人员在大城市奋斗了一身,较终成了房奴;《蚁族的奋斗》,偌大的城市,能负担得起的只是一个床位;还有风靡一时的《北爱》,石小孟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城市如此繁华,却没有一束霓虹属于自己,没有背景、没有靠山,较终走上迷茫。都说这些大城市是成就梦想的地方,可又有人统计过,有多少人在这些都市里丢了梦,迷失了自我,甚至绝望?
早在2011年的两会上,多名政协委员呼吁大家不要鼓励农村的孩子上大学了。这一讨论引起了各界高度的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在两会上表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现在大学生找工作并不容易,农村的孩子上了大学也可能连工作都找不着。现在的大学费用如此之高,这是农民家庭难以支付的,而且供完了大学生进城以后,就不回农村了。一边是就业难,一边是自己不愿回农村,也就造就了越来越严重的蜗居现象。王平认为,农村的孩子如果读的是中专、高中或者职业技能学校的话,他就会回到农村,他们不用来城里,在农村也许就发展起来了,有技术,有目标,有幸福。
虽然两会代表的提议引起了社会的大讨论,但当“风波”降温后,人们也会理性的思考“农村的孩子是不是非上大学不可”。的确,上大学对于靠山吃山靠水吃的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投入,更是一笔大额的风险投资,因为谁也不知道孩子四年的大学毕业后能否找到工作,能否还得起家里的债务。为了供孩子上大学而返贫的事例常常见诸报端,因为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产生不愉快甚至悲剧的事例也屡见不鲜。
大学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上了大学也不定能成功,更有甚者还会成为社会的累赘。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上大学也并不是较明智的选择。较明智的选择应该是读技能学校,学习一技之长。
热度:10422
热度:10048
热度:15897
热度:8318
热度:8317
热度:8314
热度:9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