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厨师专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行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厨师专业,并希望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然而,选择一所好的厨师学校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介绍如何选
10-16 161
文章摘要:2025年11月,教育部发布的一组数据引发社会广泛关注:2026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70万人,同比增加4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当最难就业季的呼声与岗位缩减竞争内卷的现实交
2025年11月,教育部发布的一组数据引发社会广泛关注:2026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70万人,同比增加4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当“最难就业季”的呼声与“岗位缩减”“竞争内卷”的现实交织,许多毕业生陷入“毕业即失业”的焦虑。然而,在贵州新东方烹饪技师学院,一群年轻人正通过掌握一门实用技术,走出一条截然不同的职业道路——他们以锅铲为笔、以食材为墨,在餐饮行业的广阔天地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技能春天”。

教育部数据显示,自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以来,就业压力持续攀升。2026届毕业生面临的不仅是数量的激增,更是结构性矛盾的加剧:传统行业岗位收缩,新兴领域对技能要求提高,而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依然存在。许多毕业生手持文凭却缺乏实操能力,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与此同时,餐饮行业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中国烹饪协会数据显示,全国餐饮业长期面临“用工荒”,85.7%的从业者为18-35岁年轻人,且需求缺口持续扩大。从高端酒店到社区食堂,从连锁餐厅到个人创业,厨师岗位的“抗风险能力”与“就业弹性”远超许多所谓“热门专业”。这一反差,恰恰揭示了技能型人才在就业市场中的稀缺价值。

在贵州新东方烹饪技师学院,学生们用亲身经历证明:选择一门实用技术,是避开内卷、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
技术路线:从学徒到大师的晋升通道
学院毕业生屈雨瑜的故事极具代表性。这位90后女生从16岁进入新东方学习,从冷厨到热厨,从连锁餐厅到星级酒店,再到高端外宴主厨,最终在全国厨艺大赛中夺冠。她的成长轨迹,正是厨师行业“技术为王”的缩影。在贵州新东方,学生可通过“初级厨师→主管厨师→行政总厨→餐饮总监”的路径,实现年薪30万+的职业跃升。
创业路线:低成本高回报的创业蓝海
学院与上海佬猫餐饮、兰湘子等企业共建的定向班,采用“产教融合”模式,让学生在校期间即接触真实项目。毕业生秦超超在上海云蒸餐饮担任厨师长,年薪超20万;何厚超成为浙江田野餐饮连锁店长,年薪10万+。更有学生凭借学院提供的创业基金支持,开设个人餐厅或打造美食自媒体,实现“毕业即创业”。
国际路线:全球中餐厨师缺口超百万
随着中餐文化走向世界,贵州新东方毕业生在海外同样供不应求。学院与多家国际餐饮集团合作,为学生提供海外就业机会,让“中国味道”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
贵州新东方烹饪技师学院的“秘密武器”,在于其“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创新教学模式。
真实项目驱动,技能与市场同步

学院与全国万余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将企业真实案例引入课堂。例如,在“金秋启航”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中,学院与550余家优质企事业单位对接,提供2万余个岗位,并设立科创成果展示区和校企对接区,让学生提前感受职场氛围。
双师型教师团队,实战经验赋能教学
学院师资由烹饪大师、企业前线总厨和高级技师组成,他们不仅传授理论,更通过“手把手”指导,让学生掌握刀工、火候、调味等核心技能。例如,在标准化教学厨房中,学生需用真实食材完成经典菜系制作,确保“毕业即能上岗”。
带薪实习与指导就业,消除后顾之忧
学院为每位学生提供毕业指导实习服务,并与企业合作开展带薪实习项目。学生在实习期间即可获得薪资,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还能通过学院的职业规划指导优化简历、提升面试技巧,实现“毕业即就业”。
教育部“202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扩容提质行动”中,深化产教融合供需适配被列为重点方向。贵州新东方的实践,正是这一政策的生动注脚。通过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学院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更为餐饮行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于正在为就业焦虑的年轻人而言,选择学厨师,不仅是选择一门技术,更是选择一种“靠技能赢未来”的生活态度。在这里,没有“毕业即失业”的恐慌,只有“技能在手,天下我有”的底气;没有“内卷”的疲惫,只有“精进”的喜悦。正如学院毕业生谌叶飞所说:“学厨从不是退路,而是避开内卷、实现逆袭的优质选择。”
2026年,当1270万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时,贵州新东方的学子们已手持技能,在餐饮行业的舞台上绽放光芒。他们的故事证明:在“技能春天”里,每一份热爱都值得被尊重,每一门技术都能成为改变命运的钥匙。

热度:10048

热度:10422

热度:15897

热度:15897

热度:8318
热度:8317
热度:9313



